2020-11-25

陳沛然議員回應《2020年施政報告》新聞稿

自去年林鄭特首強行修訂《逃犯條例》至今年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對社會帶來史無前例的衝擊與轉變,令很多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相信大家今日都是抱著沉重的心情看這份施政報告。本人就幾個重點簡單回應如下:

  

防疫抗疫

特首在同心抗疫一段中,肯定本地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和貢獻 [31-第31段]。我認為主要是大部分香港人做好個人衞生,包括正確佩戴口罩、保持雙手清潔、保持環境衞生,以及醫護的全力以赴,香港才在疫情反覆下,確診人數未如外國般嚴重,死亡率亦比世界各地低。

截至10月25日,政府已錄得62位任職公、私營醫療機構同事的確診個案,但《施政報告》無提及加強醫療人員的保障。我促請當局盡快將2019冠狀病毒病納入《僱員補償條例》,以保障同業在受僱期間因工作確診而得到應有的賠償。

站在防疫最前線,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私營醫生及牙醫,不但要面對健康風險,也面臨經營困難,可惜《施政報告》所提到的三輪「防疫抗疫基金」[26],並沒有特別支援診所及牙醫診所的措施。

我期望政府汲取教訓,能真正如特首所說:
  • 特區政府對每一位參與抗疫的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31];
  • 每一個決定都是基於科學、專家意見和掌握的資訊,從沒有滲入任何政治考慮 [33];不再重蹈「食肆限坐6人、社區限聚4人」的覆轍;
  • 必須採取一切「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措施嚴控疫情。在外防輸入方面,政府已全面收緊入境管制措施 [35];
  • 要求高風險群組接受強制檢測,並更廣泛地推行沒有病徵人士「願檢盡檢」[35];特首的用字,不是全民強制檢測,特首也曾說:「強制病毒檢測是要有的放矢,不是全香港無的放矢地做強制檢測。」[註二]
對於達至「清零」[35],我認為要先弄清楚何為「清零」?是指每日確診個案為零,還是本地個案為零。由於世界各地疫情仍然嚴峻,香港在沒有全面「封關」的情況下,必定會有輸入個案。所以重點在入境管制措施,不要有豁免漏洞。

   

醫療衞生

醫療政策方面,著墨比去年少,部分亦大同小異,如地區康健中心 [142] 和對罕見病者的支援 [145]。我重申,沒有將家庭醫生納入核心團隊的基層醫療,是政策方向的錯誤,並期望政府更積極推動針對罕見病的政策,進一步為不常見病/罕見病作出定義。

去年發生社會事件後,無數香港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部分精神受困的年輕人更深感核心價值受到衝擊,對公營機構不信任,私營專業服務價錢又昂貴,對心理/精神科醫療服務卻步。政府必須革新精神健康服務,讓精神科醫生與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等專業一起走進社區,參與預防,在上游攔截個案,提早識別需要協助的青少年。

   

政治問題

為落實《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的規定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和有關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政府將在今年內提交草案,修訂《宣誓及聲明條例》和《立法會條例》等本地法例,以處理宣誓就職後因從事違反誓言的行為而須承擔的法律後果和相關的法定程序。本人認為政府必須廣泛諮詢,真誠聆聽社會各界聲音,切勿倉卒立法,與民為敵,令社會深層次矛盾進一步惡化。

對於公務員須確認擁護《基本法》,對香港特區政府負責。本人促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盡快開誠布公,向現職公務員詳細解釋具體落實方法及須承擔的法律後果,以免動輒得咎,嚴重打擊士氣。

  

結語

香港醫療人員正在盡心盡力地抗疫,希望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 ,不會「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秋後算帳,作出文革式批鬥。最後我希望,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中,市民能夠摒除政見分歧,為戰勝病毒而奮鬥。


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謹啟

2020年11月25日

參考資料

[註一] 《2020年施政報告》
[註二] 林鄭:強制檢測要「有的放矢」,不會全民實施。Now 新聞 2020-10-2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