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1

從長者醫療券故事,看香港公共政策。


林鄭月娥指出,長者醫療券的金額已從初期的650元增至現時2,000元,使用率高達90%,惟做不到應有作用,未能分流入住醫院及急症室的人次。... 她透露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全面檢討醫療券效能,並會公布檢討結果 [註一 香港01]

一,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政府於2009年1月推出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至今剛好十年。長者醫療券的初心是:
  1. 是要回饋長者,令他們可更自由在自己所屬的社區內選擇各類型的基層醫療服務,減少輪候 [註二 施政報告]。計劃會試行 「錢跟病人走」的概念 [註三 立法會文件],讓長者選擇最切合他們需要的私營醫療服務,包括預防性護理服務 [註四 醫療券網站]
  2. 亦希望藉此鼓勵長者善用基層醫療服務,並與家庭醫生建立持續照顧的關係,以加強健康保障 [註二 施政報告]。試驗計劃鼓勵長者向熟悉其健康狀況的私家醫生求診,從而與私家醫生建立更密切的關係,這亦有助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 [註四 醫療券網站]
十年後,2019年,長者醫療券是否能令長者選擇各類型的基層醫療服務,減少輪候?

我在立法會看到很多公共政策,原意是好的,可惜在落實後,結果不似預期。官員、行政人員通常只看到政策的作用,很少人會留意政策的副作用,往往是十年後才顯露。

二,人們很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大部份人都只會爭取增加長者醫療券金額,然後成功爭取。我看到很多人只說將來,很少人會仔細收集過往經驗,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以下是從立法會所得到的數據,這是最新2018年的數字 [註五,註八]。






我之前也寫了篇文章,為長者醫療券作回顧 [註六]
  • 長者醫療券的前因 (2007年)
  • 長者醫療券最初目的 (2007-2008年)這項措施的目的 :
  • 長者醫療券的規限 (2008年)
十年後,結果「錢跟病人走」去配眼鏡。當年醫療券的推手們,有想過這個結果和副作用嗎?當然沒有。

不從過去吸取教訓,只說將來,只談願景,就像在浮沙上建房子 [路加福音6:48-49]。
  • 48 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有古卷:因為蓋造得好)。
  • 49 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

「歷史給我們的最大教訓是,人們很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註七]


三,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直言,行內有害群之馬,未有提供詳細眼睛健康檢查,扭曲醫療券本意 [香港01,2019-2-26]。

  • 衞生署資料顯示,視光師每宗申報總額最高,去年每宗申報中位數接近2,000元,是所有醫療界別中最高;去年約5%視光師將長者醫療券戶口接近一鋪清袋。
  • 根據衞生署最新數據,視光師每宗醫療券申報金額中位數,於2015、16、17及18年分別為1,650元、1,650元、1,600元及1,951元;2018年其他醫療界別每宗醫療券申報金額中位數,都不超過1,000元。
  • 資料又顯示,視光師是各界別中,最多比例將長者醫療券戶口接近一鋪清袋。去年6月8日起,政府將醫療券累積金額上限提高至5,000元,2018年就有約8%視光師每宗醫療券申報金額4,001元以上,5%更每次申報4,501元至5,000元,幾近用盡戶口累積金額上限。但其他界別如西醫及中醫界別,約85%人每宗申報500元以下。
學會副會長伍尚舜認為,醫療券可為一些原本不願意接受眼睛檢查的長者提供誘因做檢查,他續指,若病人需要配戴功能鏡片,如漸進鏡、遮光鏡、茶色鏡片等,金額往往過千,現時每宗個案的金額為1,600元至1,800元已「好克制」,他又認為逾4000、5000元屬個別例子,但亦不排除有病人確有需要 [香港01,2019-2-26]。

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會長伍尚舜... 透露全面的眼睛檢查約需300元至600元...  [香港01,2019-3-7]
視光師去年申領額達到7.6億元,比四年前增加20倍;以已登記醫療劵計劃的第1部分註冊視光師只有697人計算,平均每名視光師申領約100萬元 [香港01,2019-3-7]。


  • 本台記者再回去問職員,他一開始否認事件,往後又指太陽眼鏡可視作預防眼疾,扣醫療券無問題。


激烈行動?

視光業界指醫療券設限不合理,不排除激烈行動。頭條日報2019-3-8
  • 執業視光師協會指,做法涉及130萬名長者眼睛健康,視光服務包括驗眼等,認為1000元連基本檢查都不足夠...
視光業界反對醫療券設限,稱不排除有激烈行動。東方日報,2019-3-8
  • 若每兩年限用1000港元,連綜合視光檢查費用亦不足夠。
視光師反對醫療券設限,不排除激烈行動。Now新聞2019-3-8
  • 業界指,醫療券單單限制視光服務的使用額,是對視光師的侮辱。業界指,若政府強推新措施,不排除有較激烈的行動,但未有具體透露是甚麼行動。

總結

  1. 公共政策不能點石成金,不能今天落政策 / 付錢,明天問題解決。要有遠見和耐性。
  2. 不從過去吸取教訓,只說將來,只談願景,就像在浮沙上建房子。
  3.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參考資料

[註一] 議員促醫療券加碼,林鄭:未能分流急症室人次檢討是否適得其反。香港01,2019-1-10
[註二] 2007-2008年施政報告
[註三]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 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2008-4-14,立法會 CB(2)1527/07-08(03)號
[註四] 醫療券網站


陳沛然醫生議員上
2019年3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