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陳沛然議員給財政司司長的建議書 202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台鑒: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建議書 

本年初,政府仍有可觀的財政盈餘和儲備,財政司司長吸納了本人聯同袁國勇教授和龍振邦醫生提出的建議,成立了100億元「公共醫療撥款穩定基金」,預留50億元推動醫院管理局加快更新或添置醫療設備,及引進尖端醫療儀器及提供培訓。鑑於香港經濟正步入衰退週期,相信這筆基金有「積穀防飢」之效。

閣下在2017-2018財政預算案所言,”香港是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系,經濟表現容易受環球經濟波動影響,政府的收入亦會隨之而大幅波動,對公共財政無疑是一大挑戰。公營醫療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一部份,當政府須要削減開支時,不太可能獨善其身。” 

本人建議如下:

  1. 維持各經常開支正常增長 (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衞生等);
  2. 審視每項一筆過或非經常開支的運用;
  3. 審視仍未上馬的大型基建資金可持續性;
  4. 紓困措施,宜用簡單直接的方法令每個市民能受惠;
  5. 除節流外,還可以開源。



香港回歸廿多年來,也試過在不同時段,基於不同原因削減政府開支。

  • 1999-2007年:亞洲金融風暴、沙士疫症、負資產;
  • 2009-2011年:美國次按問題演變成的金融危機;
  • 2014-2015年:政府內部推行「0-1-1」節約方案。

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務數據資料,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政府收入減少,雖然首年政府開支仍然增加,但是往後幾年政府須要削減開支 [圖一]。預計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開支仍然增加 (首年), 卻要為未來數年的經濟寒冬做好準備。


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財務數字顯示,由2003至2017年14年來,政府曾於2003-04、2004-05、2005-06年度削減衞生經常開支,直到2008-09年度的衞生經常開支才重新超越2002-03年度水平(附表一)。另外,政府亦曾因為內部推行「0-1-1」節約方案,在2016-17年度削減醫管局撥款。然而,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不會因為政府削減公營醫療撥款而暫停一年,巿民亦不可能因為政府削減公營醫療撥款而在該年避免求醫住院。 




本人跟袁國勇教授共同建議成立的基金,建議審視其管理和運用模式:

  • 100億元「公共醫療撥款穩定基金」
  • 50 億元 「尖端醫療儀器及培訓」
  • 向關愛基金和撒瑪利亞基金的額外注資

100億元「公共醫療撥款穩定基金」

100億元「公共醫療撥款穩定基金」的概念是由政府的財政盈餘,一筆過的撥款基金,轉化為經常開支。建議這項100億元「公共醫療撥款穩定基金」由司長決定何時運用。當政府將來的收入減少,需要削減整體開支及公營醫療撥款時,司長便由這項基金提取所需金額,補助公營醫療撥款差額。


50 億元 「尖端醫療儀器及培訓」

現時公營醫療機構的科技使用往往比歐美國家落後數年,資源限制為主因,加上購買前必須經過漫長討論,過程繁複,進度緩慢,很多「先進尖端」醫療儀器抵港後已經不再先進,例如:
  • 基因組測序 (full genome sequencing)
  • 移動臨床監測 (mobile clinical monitoring)
  •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
這50億元主要是為公立醫院提供額外資源購買尖端醫療儀器、簡化程序、加速審批及提升服務質素,讓病人能及早獲得現代科技之便。

極度昂貴藥物政策

政府分別在2017年施政報告及2019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對病人負擔高昂藥物的支援。然而,問題在於罕見疾病的藥物費用高昂及公共藥物支出有限制。我建議政府除了向關愛基金和撒瑪利亞基金額外注資外,長遠而言,必須考慮就極度昂貴藥物在香港註冊時,監察收費定價。

公立醫院內增設性暴力受害人及受虐兒童危機支援中心

我於2018年12月13日的立法會大會上提出「要求政府在公營醫院內增設性暴力受害人及受虐兒童危機支援中心」議員議案,獲一致通過。我促請政府盡快增撥資源予醫管局,讓該局按世界衞生組織發出的《對性暴力受害人之醫療及法律支援指引》,分別在新界區、港島區及九龍區公營醫院內各增設一間危機支援中心,為性暴力受害人及受虐兒童提供24小時一站式服務。

建議擴大支援企業的政策範疇

政府自本年8月推出三輪支援企業的政策,對象主要是中小企,而政府物業的租戶可獲減租一半,為期6個月。然而,能惠及政府物業的商鋪只佔少數。對於私人業主的租戶,政府只透過呼籲的方式號召業主和發展商推出租金減免的措施來協助租客。目前,全港約有5500間私營診所及日間醫療中心,已有不少同業因經營困難及加租問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免影響私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本人懇請 司長考慮擴大支援範疇,協助有需要的同業渡過時艱。

審視仍未上馬的大型基建資金可持續性

在2019-2020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第123點, “未來數年,基本工程的年度開支預計會增至超過一千億元,整體建造業每年的工程量亦會增至超過三千億元,包括興建公私營房屋、推進醫院發展及重建計劃、發展及擴建新市鎮和新發展區,以及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

我建議政府重新及全面審視仍未上馬的大型基建,在經濟衰退週期時其資金的可持續性。

紓困措施,宜用簡單直接的方法,令每個市民都受惠

政府每年都會有不同「派糖」的措施,可是有時候反而惹來批評,我認為原因是「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我建議司長用簡單直接的方法給予「紓困措施」,令每位市民能受惠,而較富裕的市民則可以選擇不提取或選擇捐助慈善機構,減少繁複申請、審批和派發手續,進一步減少行政費用。

除節流外,還可以開源

香港醫療,世界聞名。10年前的施政報告已經提出醫療產業,2009至2011年施政報告提及六項優勢產業,香港醫療可以貢獻其中三項:醫療產業、檢測和認證產業、創新科技產業。雖然10年來政府沒有再推動醫療產業,但境外人士來香港接受醫療服務需求大增,包拮產科、手術內視鏡、私家專科門診、身體檢查、注射疫苗和醫學美容等,香港的醫療專業水平、投訴機制及法律制度,都給予境外人士信心。香港的醫療產業實在有很大發展空間,我建議政府積極研究發展醫療產業的方向和可行性。


本人祈盼司長細心聆聽及吸納醫學界的意見,致力改善本港的醫療服務。

       敬祝 
工作順利

立法會議員陳沛然醫生謹啟 
2019年12月20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