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醫學界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建議書 《四》


        特首為本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作諮詢工作,我跟袁國勇教授共同建議成立400億元基金 [註4],作以下用途:
  • 100億元「公共醫療撥款穩定基金」 
  • 100億元「不常見疾病支援基金」 
  • 100億元「醫療應急基金」 
  • 100 億元 「尖端醫療科技基金」
     

        這篇文章詳細解釋第二個100億元「不常見疾病支援基金」 的背景、原因和理念:

        特首在2017年施政報告第165點提出,對不常見疾病支援。然而,問題在於罕見疾病的藥物費用高昂,及公共藥物支出有限制,詳情如下:

罕見疾病的藥物費用高昂

  •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Paroxysmal Nocturnal Haemoglobinuria) 的藥物,每年藥費高達400萬元 [註5 大公報];
  • 龐貝氏症 (Pompe Disease),一個月就需要港幣33600元 ,一年便要40萬元。還有,這種藥物需要長期注射,以分解糖份為糖原質,以供身體所需,不能中途停止,因此,它是不能一次過根治這種疾病 [註6];
  • 黏多醣症 (Mucopolysaccharidoses),以一個20公斤重的黏多醣症第一型病人計算,每年用藥的費用就高達100多萬元,而黏多醣症第六型,更高達400多萬元 [註7];
  • 治療脊髓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的新藥,600多萬元一年 [註8]。

抗癌藥物的價格之高幾乎超出了道德底線 [註9]

  • 在2013年11月,法國癌症專家Jean-Paul Vernant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抗癌藥物的價格之高幾乎超出了道德底線 [註9 星島日報 20160327]
  • 最新一款皮膚癌標靶藥1年藥費需要80萬元 [註10 經濟日報 20150430];
  • 確診淋巴癌第4期,自費的抗癌標靶藥,首次療程藥費高達10萬 [註11 蘋果日報 20150603];
  • 屯門醫院臨牀腫瘤科部門主管董醫生亦慨歎癌症標靶藥索價太高,甚至一個月藥費要6萬元,他譴責藥廠無商業道德,建議港府參考其他國家做法引入競爭,逼使藥廠減價 [註12 星島日報 20150526];
  • 知名藥商故意摧毀「癌症藥物」價格暴漲40倍 [註13 Independent 20170415]。

以上都不是醫生收費貴,而是藥費超貴。

有人說,因為藥物研發成本高,所以藥費貴。我初時也以為是,但後來發現...
  • 有一份研究的共同作者麥蘭克迪(Sham Mailankody)結果指出,藥物研發是非常有利可圖的,而當前藥品價格也不一定是由這些藥物的研發成本決定的 [註14]。在美國市場上平均銷售約四年後,所研究的這10種新藥最終創造了670億美元的收益,這是所有藥物加起來的研發總成本的七倍 [註15]。
  • 丙型肝炎藥費為例,起初2015年每個療程約52萬元 [註16],其後減至療程約10至30萬元 [註17],定價和減價都不因研發成本高 [註18]。

公共藥物支出有限制

  • 在醫管局 2015-16 年報第94頁綜合收支結算表,截至2016年 3月31日,藥物支出達 $5,710,382,000 即每年57億元 [註19]; 
  • 另外,關愛基金藥物支出 ,2011年8月至2017年3月31日為553,560,000,即5.53億元,大概每年1億 [註20-21]; 
  • 撒瑪利亞基金,於2015-16年度,獲基金資助的藥物開支為2.689億元  [註22]。 

100億元「不常見疾病支援基金

故此,我和袁國勇教授建議成立100億 「不常見疾病支援基金」,每年用利息約2.5%,即每年2.5億元,用來支援不常見疾病,包括罕見疾病和末期癌症病人,以紓緩病人因為長期使用極度昂貴藥物,及支援昂貴診斷檢查費用的財政壓力 [註4] 


沛然評論



[註4] 龍振邦/陳沛然/袁國勇:致特首林鄭月娥公開信——設4基金,為公營醫療未雨綢繆。明報,2018年8月27日。
[註5] 「關愛」資助罕見病藥費,大公報 2017年3月15日
[註6] 龐貝氏症最新的研究和藥物
[註7] 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
[註8] The cost of Biogen’s new drug: $750,000 per patient. CBS news 2016-12-29 


陳沛然醫生議員敬上
2018年8月29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