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感恩我能輸在起跑線(陳沛然醫生)




原文刊於E週刊專欄


香港人什麼都要「快、好、省」,上一代人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這一代喊「贏在起跑線」,都是同出一轍。我不認同這種觀念,反而感恩我曾「輸在起跑線」。

我在八月出生,根據怪獸家長的最新定義,已經輸在起跑線。

上小學,爸爸有二奶三奶,爸爸其後拋棄媽媽和我跟兩個弟弟,多年來沒有給膳養費。單親家庭,沒有錢上興趣班,連喜愛的足球訓練班也沒法參加。我第一次正式學踢足球已是三十六歲,再輸在起跑線。

升中學,媽媽上班至深夜才回家,我負責用熱開水滾熟雞蛋或買豬仔包給兩個弟弟作早餐,晚上買飯盒和照顧弟弟。學樂器?在音樂堂只吹過木童笛,已經很開心了。有一位好朋友要到外國留學,說因為我上了中學仍沒有坐過飛機,所以送我一張飛機票尾作紀念,那一刻,我感到莫名的自卑。第一次坐飛機,是參加大學劍擊校隊去上海交流比賽,有點津貼加自己儲錢去的。

進大學,我要靠借貸和替人補習應付學費及生活開支,畢業後背負重債,還要設法供弟弟讀大學。身邊的同學,輕易得到父母送贈的簇新跑車甚或住宅物業作為大學畢業禮物,我又輸在起跑線。

找工作,二千年畢業,香港經濟差,政府收入減少,醫療開支撥款也減,當年在醫生人手仍然不足下,醫生新血找不到工作,醫生老手被逼吃「肥雞餐」。見工時主管問:「工作沒有訓練機會,接受嗎?」「就算有訓練都不會是專科訓練,接受嗎?」「就算有機會專科訓練,六年後一定不會續約,接受嗎?」我乞求說全部接受。

工作了,碰到很多名校畢業生、富二代,有上司曾對我說:「你的家庭背景很難在這裡獲得機會和生存。」「你不要去爭取晉升這個職位,是留給某某的。」 因為要供樓和支撐媽媽和自己兩個家,所以我不敢申請到外國受訓,起跑線不知在那裡。

不是在埋怨,我不同意「起跑線」,所以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感恩我曾「輸在起跑線」,我的「領導才能」是靠從小就兄當父職磨練出來的;在沒有父蔭沒有名校背景下,唯有多結交朋友彌補社會關係的不足,就學懂了「團隊合作」;也在重重困難裡學習「危機處理」,提升「抗逆能力」。窮小子雖然永遠不能贏在起跑線,但是只需給我一個讀書的機會、一個工作的機會,已經足夠了。

我每年都參加一百米短跑比賽,人家跑五十步,身材矮小腳又短的我,要提速跑六十步才可以拿獎牌。 人生長路漫漫,起跑線和終點線都不重要,人生論贏輸也沒有意義。我不會要求三個女兒「贏在起跑線」,有時候放手讓她們碰撞、跌倒和經歷挫敗,反而令她們得著更多。


陳沛然上
寫於2016年6月
(2019年6月30日更新)


3 則留言:

  1.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haring. Inspired and I learn! Thanks Dr. and Bro in Christ!

    回覆刪除
  2. 你的背景,訓練現在強大的你。感恩。

    回覆刪除
  3. 陳醫生,佩服你!加油!繼續做你認為對的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