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2

檢討醫管局 (二) 資源分配



「資源」主要是指金錢和人手,

這所大機構裏,基乎所有東西都是不公平不平均的。原因是當初中央放權,各地方百花齊放,二十年來當服務提升了,大家現在又投訴不公平不夠平均。是的,在不同層面上的確有此事:

一判政府每年給四百多億給二判醫管局,二判扣起些「行政費」後,分給三判;

(三判層面) 七個聯網中,因為「歷史」原因,九龍東和新界西常常被指「資源」較少,從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到人力物力財力全部都不同,三判聯網扣起些「行政費」後,分給四判;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text_index.asp?Content_ID=10053&Lang=CHIB5&Dimension=100&Parent_ID=10042&Ver=TEXT

(四判層面) 在七個聯網內,大部份都是一間大醫院,其他都是中型班或小型醫院,「資源」(包括錢、新儀器、人事升職、訓練機會等),都是由大醫院的「院長」負責分配,所以中小型醫院的資源,可以跟聯網大醫院差天共地。例如新科技新儀器主力集中在大院,大院人手多、升職機會更多,多數升自己人,中小型院的醫生護士獲培訓機會也差得太多了;四判大醫院扣起些「行政費」後,分給五判;

(五判層面) 到了各部門主管,又在自己醫院內爭資源,有「歷史」背景、「大」的部門都會容易獲得「資源」,有很多專科是有合理工時的,但是內外婦兒科工作無上限,我知道有內科醫生每年在流感高峯期,要到十間病房照顧二十至三十個住院病人,再趕去看門診和其他工作,每個月都要有五六次 on call 三十小時,多年來都沒有明顯改善某些部門醫生護士人手,繼續工作無上限。

六七八判已經沒有任何權力分配「資源」,只有做。


市民記者員工說「資源」分配不公,高層常說 「資源」分配 「有機制」,通常都是一些很複雜的算式,連在會考高考數學拿A的我也無法理解。什麼 hospital plan based, population based, P4P pay for performance 等,全都是「歷史」原因、複雜的算式。

我的建議
我認為沒有簡單方法可以解決「資源分配 」問題,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長梯。」
所以我建議
一) 有效監管 、方法是透明:你看只透明化了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大家便幫眼監管,各聯網便開始自我調節了; 一判政府每年給四百多億給二判醫管局,究竟怎樣分配給七聯網?不同層的判頭究竟扣起了多少「行政費」?每年一判的四百多億,最終剩下多少落到前綫(七八判)和病人的手?透明化便能推動有效監管;
二) 輪換制度:好像政府公務員般,將 CCE, HCE, COS, consultants, SMO/AC 等有系統有規矩地調動輪換,例如任期不超過六年,便不會有山寨王或諸侯割據的出現。


陳沛然醫生上
2015年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