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3

中風的復康路



姜濤在2020年12月31日在Instagram透露姜爸爸最近不幸中風,在醫院治療 [註一至三]。

希望姜爸爸早日康復,作為家人一定會很擔心。為謝姜濤在歌曲及得獎感言中,感謝香港醫護人員 [註八],我寫了以下文字簡單介紹中風後的事情,希望給中風患者及其家人安心,繼續復康治療。

   

中風是什麼?

「中風」是「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即俗稱「塞血管」或「爆血管」,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症狀 [註四]。

中風,簡單先分為兩種:
  • 缺血性中風 (「塞血管」)
  • 出血性中風 (「爆血管」)

   

中風的徵狀

  • 半身不遂
  • 言語不清/ 吞嚥困難
  • 嘴歪/ 流口水
  • 眼斜
  • 大小便失禁
  • 感覺麻木
  •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註四]
   

中風後在醫院

中風患者面對的挑戰,除了要及時送院接受治療外,病情在病發後幾天仍然不穩定,有可能中風進一步嚴重,也有可能病情穩定下來。

病情穩定後,漫漫的復康治療長路便開始。患者持續接受不同類別的復康治療後,雖然未必回復到以前的狀況,但大多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助他們應付日常生活,自我照顧 [註五]。中風的康復過程按著不同的中風程度而有別。一般而言,在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的幫助下,很多病人都能夠自我照顧,病情較輕者甚至恢復工作能力 [註四]

中風後常見的併發症

  • 褥瘡:半身不遂的病人整天躺在床上,臀部、腳跟及肩膀等部位因長期和床褥接觸,受到壓力,皮膚便會潰爛,甚至發炎。
  • 呼吸道感染
  • 泌尿道感染
  • 情緒變化:可能會感到煩躁,健忘,粗心或困惑。也會有憤怒,焦慮或沮喪的感覺 [註六]。

  

中風後一至三個月

中風後的頭三個月對於恢復病情最重要,患者在這時段看到最大的改善 [註七]。
 
日常生活活動 ("ADL") 是中風後康復的重點。雖然ADL通常包括沐浴、進食或準備食物之類任務,但是,還應該與醫療團隊討論對患者而言的重要活動,例如執行與工作相關的技能或業餘愛好,以幫助制定康復目標。儘管治療至關重要,但獨自練習同樣重要 [註七]。

這段時間可能會安排出院,然後在醫院或在社區繼續中風的復康路。康復的目標是使功能恢復到盡可能接近中風前水平,或制定策略以解決功能障礙 [註七]。

  

中風後六個月

六個月後,可能會有改善,但速度會慢得多。 大多數中風患者在這一點上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某些人可能完全康復,其他人未必可以完全恢復力量或某些能力。是否可以完全康復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中風的嚴重程度,提供初始治療的速度,以及康復的類型和強度  [註七]。

中風之後,即使復原理想,也需要長期接受觀察,預防中風再度發生 [註四]


怎樣預防中風/ 再中風?下次再詳談。
[註八] 姜濤面書貼文 2020-1-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