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自古以來都有文字獄

文字獄是指統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獄事,中國許多朝代都有文字獄的記錄 [註一]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分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中國大百科全書》則定義為“明清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


文字獄古已有之,歷朝歷代屢見不鮮。 

宋代文字獄較多,諸如奏邸之獄、烏台詩案、同文館之獄、車蓋亭詩案、胡銓奏疏案、李光《小史》案、《江湖集》案等等 [註一]

宋仁宗慶曆四年,范仲淹等改革派發起「新政」,遭到保守派反對。當中王益柔作《傲歌》被抓住為把柄,羅織成獄。案成後,蘇舜欽、王益柔等12人遭貶黜。次年,新政領袖杜衍、范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相繼遭貶,新政以失敗告終 [註二]

明成祖靖難登位,大殺忠於建文帝的大臣,禁止這些大臣的著作流通,又懼群臣百姓疑其得國不正,焚燒被其認為有諷刺之意的書籍、戲曲劇本。明世宗時為明朝文字獄第二個高峰期,明世宗經常因詩句中有諷刺之意而杖打或囚禁大臣。明中後期奸臣當道,黨爭激烈,敵對大臣會找出政敵的文章詩句中有可疑之處彈劾對方,而往往皇帝亦同意這些是諷刺當朝的作品 [註二]

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隨着統治的穩固而加深,越是統治穩定的時期,文字獄就越是登峯造極,至乾隆時期,已是無以附加的強化。打擊異己分子,鎮壓對自己統治不利的思想言論而製造的一些因言論而獲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獄案件多樣,縱觀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順治,乾隆時期最甚。
據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卷五《清代文字獄簡表》不完全統計,順治為6宗,康熙朝文字獄約10起,雍正朝20多次,乾隆朝130多次,嘉慶朝1宗,光緒朝1宗。據統計,清代禁書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次數上都遠勝於明代,也遠超於中國古代以往的任何朝代 [註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